一處處機器轟隆的響聲、戴著口罩穿梭在工地上忙碌的工人,安靜了一個冬天的工地開始有序進入工作模式……2月29日,蕭山-義烏天然氣二標項目部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,一手抓復工復產,扎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和復工準備工作,順利通過復工復產工作專項檢查,正式按下“復工鍵”,打響了蕭山-義烏天然氣管道工程所有標段中復工復產的“頭一槍”。
復工復產響應迅速 疫情防控抓早抓好
自疫情發(fā)生后,項目部班子提高站位,“硬核”出擊,第一時間開啟復工復產視頻會議,采用“云上辦公”,……項目何時能復工、目前可以著手哪些準備工作、如何和業(yè)主溝通交流,有關項目復工的所有細節(jié)問題,需要通盤考慮,提前部署?!盀樽龊靡咔榉婪豆ぷ?,為項目復工提前做好準備,從2月3日起,項目部管理人員每天在群里上報工作落實情況。”項目管理群便開始發(fā)布消息。按照大隊、集團公司等文件要求,堅持“兩手抓、兩手硬,兩不誤、兩促進”,成立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組,早部署、早謀劃、早準備,制定防控工作方案、復工方案、應急預案,科學制定分批進場計劃,提倡自駕返崗,規(guī)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帶來的感染風險,落實口罩、消毒液等防護用品,確保防疫物資的數(shù)量滿足工作要求,為順利通過所在地政府、業(yè)主、公司復工復產審批提供了堅實的保障。
工作落實不折不扣 疫情防控不等不靠
“滴”,伴隨一聲響亮的測溫儀聲,在施工現(xiàn)場項目工人有序進入施工現(xiàn)場。項目負責人說,在防疫的關鍵時期,施工人員在進入工地前,需要經(jīng)過測溫、登記、安全交底、班前教育等一系列工作,才能開啟一天的“施工任務”。
復工階段,項目部實行封閉式管理,嚴格執(zhí)行“人員體溫日檢、區(qū)域消毒日行、門崗監(jiān)測日更”,在工地現(xiàn)場,管理人員開展不定期巡查,檢查工人防護及環(huán)境消毒工作。建立返崗人員“一人一檔”,及時更新人員信息,實行分餐制,保障返崗人員的居住飲食健康。項目部對辦公區(qū)、宿舍區(qū)以及施工區(qū)重點部位進行全面消毒,并加大消毒頻次,覆蓋辦公室、會議室、食堂、衛(wèi)生間等所有公共區(qū)域。對每個區(qū)域的門把手、開關、按鍵等細節(jié)方面也加大消毒頻次。同時借助項目部微信群、條幅標語、防疫指南等多種形式為復工返崗人員做好防疫知識科普。
安全保障準備就緒 復工復產穩(wěn)步推進
“疫情形勢雖然嚴峻,但是復工復產任務絕不能放松!”項目部全體員工們始終堅定一個信念,防疫形勢越嚴峻,越要擰好復工復產“安全閥”,千方百計把疫情期間造成的影響縮小到最小。復工復產,安全第一。項目部始終堅守安全底線,時時刻刻繃緊安全弦,把安全作為復工復產的前提和基礎,落實好現(xiàn)場安全作業(yè)條件,做到復工前召開一次安全生產會議,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;開展一次全面、徹底、細致的隱患自查,做到不打折扣、不留死角、不走過場,同時針對風險隱患,建立隱患臺賬,做到重大隱患不消除絕不開工不復工;開展一次安全教育培訓,落實到每一個班組、每一個崗位、每一位職工,提高一線人員安全生產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。
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責任!生產一線也是戰(zhàn)“疫”前線,在這場戰(zhàn)“疫”大考中,項目部將繼續(xù)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,科學部署,統(tǒng)籌規(guī)劃,壓實責任,不厭其煩、不厭其細地落實好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,力爭把停工的時間“搶”回來,把工程的進度“推”向前,努力實現(xiàn)疫情防控和復工生產兩不誤。